产品参数
Preci? human(人) IFNGR2 (基因ID:3460) qPCR引物对 (全名: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2;别名:AF-1,IFGR2,IMD28,IFNGT1) Preci? human(人) IFNGR1 (基因ID:3459) qPCR引物对 (全名: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1;别名:CD119,IFNGR,IMD27A,IMD27B) Preci? human(人) IFNLR1 (基因ID:163702) qPCR引物对 (全名:interferon lambda receptor 1;别名:IFNLR,LICR2,IL28RA,CRF2/12,IL-28R1) Preci? human(人) IFNAR2 (基因ID:3455) qPCR引物对 (全名:interferon alpha and beta receptor subunit 2;别名:IFN-R,IMD45,IFNABR,IFNARB,IFN-R-2,IFN-alpha-REC)(tnt9174a) Preci? human(人) IFNAR1 (基因ID:3454) qPCR引物对 (全名:interferon alpha and beta receptor subunit 1;别名:AVP,IFRC,IFNAR,IFNBR,IMD106,IFN-alpha-REC)(tnt8330a)
“干扰素受体”(Interferon Receptors)基因群在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它们是与干扰素(Interferons)结合并介导其生物学效应的细胞膜受体。以下是关于干扰素受体基因群的详细信息和归纳:
一、定义与分类
干扰素受体是一组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干扰素的细胞膜受体。根据干扰素的类型,干扰素受体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:I型干扰素受体(IFNAR)、II型干扰素受体(IFNGR)和III型干扰素受体(IFNLR)。
二、结构与组成
I型干扰素受体(IFNAR):
主要由两个亚单位组成:IFNAR1(α亚单位)和IFNAR2(β亚单位)。这两个亚单位均属于II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。
定位于人类染色体21q22.1的细胞因子受体基因簇中。
α亚单位只有一种形式,而β亚单位有可溶和跨膜两种形式,包括IFNAR2a(βs短型体)、IFNAR2b(β可溶体)和IFNAR2c(βL长型体)。
II型干扰素受体(IFNGR):
由配体吸附链(IFNGR1)和附属链(IFNGR2)组成,两者均属于细胞因子II类受体超家族。
IFNGR1与配体结合具有高特异性,而IFNGR2是信号转导所必需的。
III型干扰素受体(IFNLR):
主要由IFNLR1(也称为IL-28RA)和IL-10R2组成。
三、功能与作用
干扰素受体与相应类型的干扰素结合后,会触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事件,导致特定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功能的改变。
这些生物学效应包括抗病毒、抗增殖、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。
四、分布与表达
干扰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类型中,包括单核细胞、巨噬细胞、T淋巴细胞、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等。
它们的表达水平可能因细胞类型、发育阶段和外界刺激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
五、总结
干扰素受体基因群在免疫应答和细胞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。通过特异性识别和结合不同类型的干扰素,这些受体能够触发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网络,从而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。进一步研究这些受体的结构、功能和调控机制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免疫应答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,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。